acepilot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3130
威望:562 點
金錢:16449 USD
貢獻:9900 點
註冊:2023-11-07
|
自由时报《“交流”如“交战”》
[quote]曹兴诚老实说:两岸没有正常交流,只有统战,因为正常交流是中共须尊重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,有尊重才有交流,如果只是想破坏主权,就没有交流。他形容:这就像冠状病毒和免疫系统一旦交流,免疫系统可能遭到破坏死亡。事实上,二〇二〇便有一例。当年春节前夕,武汉疫情扩大,台湾首见确诊病例,蔡政府当机立断武汉旅游团,进而暂停两岸直航。当时,有人鼓躁停航影响“交流”,事后证明台湾防疫取得先机。如果当时不严加戒备,台湾保证变成“沦陷区”。
曹先生还谈到蒋经国的“不接触、不谈判、不妥协”,但未多谈小蒋为何有“三不”?诚然,国共两个兄弟党,在中国打打谈谈,小蒋必定点滴在心头。不过,文革结束,邓小平复出,总设计改革开放,那样的脉络下,小蒋应该别有所思。一九七〇年代,联合国“排我纳匪”,以及“美匪建交”,令北京获得“中国代表权”的制高点。彼长我消,接触、谈判、妥协,蒋氏政权都吃亏。小蒋的终极关怀,在于蒋氏政权、中华民国不可重复郑氏王朝的宿命,令“败寇”成为蒋氏父子的历史定论。
当年,戒严统治,白色恐怖,“匪谍就在你身边”。但,“匪谍”是否除尽,恐怕大有问题。到了李登辉,一九九一国民大会废止“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”,李发布总统令五月一日终止临时条款之实施,不再视中共为叛乱团体。化干戈为玉帛,但北京不领情,继续其“内战”,继续宣称台湾是尚未收回之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。宣称自有行动配合,两岸开启交流活动,变成了中国对台“无烟硝战争”的“看不见的战场”。李登辉对中共的提防,远超过连战、马英九者流,但显然比不上两蒋的切肤之痛。最致命的是,“两岸交流”成为后蒋时代的政治正确,逆之者无不背负骂名。反倒是,北京利用“交流”遂行“统战”,台湾社会缺乏基本的警觉,不乏“交流”到把柄落入北京手里,包括绿营政治人物。
多年累积的“交流”,演变至今成为邱垂正所言:台湾对待两岸交流,态度是真心的搞交流,期待相互理解、谅解、化解分歧;不过只要中共政权存在,其所主导的对台交流恐都有统战任务成分在⋯。说难听一点,“交流”云云,“统战”云云,本质上如同“交战”。所谓的“交流”,对北京而言,乃“战争”的代名词。在这个战场上,是穿西装的解放军,武器是餐酒、投资、宗教、学术等。当然,还有“黄埔同心会”。不得不说,台湾人民,甚至政府,往往误把“交战”当作无害的“交流”。北京的协力者遂高倡:交流比交恶好,对话比对抗好,友善比仇恨好,交流总比不交流好,两岸愈紧张愈需要交流,目的是松懈台湾的警觉。敌人在“交战”,台湾还“交流”,简直是七月半的鸭子不知死活。
天真地把“交战”视为“交流”,从而习而不察帮北京取得战场上风,不是只有台湾,而是全球性的幼稚病。大致上,威权、未开发国家,往往上了“一带一路”的当,沦为经济殖民地,或者,战略要害、物资落入中国手里。西方民主国家,也没有比较聪明。中央与地方政府,跨国企业与个别投资者,被北京不同的“交流”模式所欺。结果,研究机构的、企业研发的、军事部门的智慧财产,不声不响地被偷回中国,回过头来增强对西方总体战的能耐。近年,西方对中国各类渗透,“以民主反对民主”,终于产生了警戒心。不过,尚未到达全面觉醒的程度。但愿,从拜登到川普,“交流”这种无烟硝的战争,能够带领西方做出更有力的还击。
在台湾,“交流派”主张“交流优先”,质疑者一律打入“交战派”,俨然不交流就没有和平,就等于战争。殊不知,“交流派”自己理盲,浑然不知中国对台湾、对西方、对全球的“交流”,骨子里就是“交战”。他们认为有助“和平”的“交流”,其实只是遮蔽“交战状态”的掩体,堪称机舰扰台常态化的倒影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“交流”也不是请客吃饭。一头热跟中共“交流”,最后必然是用自己的圆锹自掘坟墓。二〇二〇新冠疫情,二〇二二乌俄战争,以及,中国在印太地区咄咄逼人,及时唤醒西方政府:毛泽东的幽灵,依旧盘旋在中国上空。西方的“中国观”,于是出现分水岭。当西方正在讨论,中西处于冷战与二战之间的紧张,台湾对两岸“交流”即“交战”的认识论,也该来一场哥白尼式革命了。[/quote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