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百姓前往衙门办理事务时,经常会遭遇官员们的蓄意刁难。比如,一些官员签个字就能解决的小事,他们都故意夸大其词,将其上升到关乎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,宣称需上级部门多方协调等。许多事情明明可以一次性办结,他们却非要折腾百姓来回奔波,少则数次,多则十余次,令百姓苦不堪言。
大家可能会心生疑惑,
为什么明明一件简单的事情,古代官员非要将其复杂化呢?为什么一次就能办的事情,非要反复折腾这些无辜百姓呢?这一行为背后实则潜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复杂隐情。
首先,从维护权力的维度来看,官员们迫切需要借助这种手段来彰显自身的存在感,进而强化手中的权威。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架构中,权力成为官员们维系地位与获取利益的关键保障,
而权力的直观体现往往就在于“合法地”给他人制造困难。倘若百姓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事情办成,那么官员们手中的权力便会显得稀松平常,无法让百姓真切感受到其重要性与威严所在。通过人为蓄意地设置重重障碍,使百姓在办事的过程中历经磨难,官员们得以让百姓深切体会到权力的强大力量,从而对其心生敬畏之情,最终巩固自己在地方上的统治地位。
以明朝时期的路引制度为例,为强化对社会的管控力度,政府推行了严格的户籍与出行制度,路引成为百姓外出远行的必备凭证。设想你是一位生活在明朝时期的普通百姓,因远方亲人家有急事,你需要赶赴衙门申请路引,期望能尽快启程前往探望。
倘若你首次前往衙门便顺利拿到路引,整个过程便捷高效。或许你会认为朝廷的行政机构运行顺畅,衙门的办事人员只是在正常履行公务,并未展现出特殊的权力光环。在此情形下,你对官员的敬畏感并不会十分强烈,仅仅将其视为国家管理体系中的普通组成部分,不会对他们手中的权力产生过度的尊崇与敬畏。
古代官员们自然对此心知肚明,为了凸显自身权力,必然会千方百计地刁难你。当你前去办理路引时,第一次会告知你缺少亲属证明;待你好不容易补齐亲属证明再次前往,又说你缺少保人证明;第三次则宣称你的申请材料格式不合格等等,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你十余次之多。
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办理过程中,你起初的焦急与期待逐渐被深深的无奈和疲惫所取代。你开始深刻意识到,这些官员手握巨大权力,他们的只言片语、一个决定,就能让你陷入无尽的奔波与困境之中。
你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敬畏,而这种敬畏更多是源于对他们手中权力的畏惧。因为你清楚地知晓,
他们有着看似“合法”的理由不断地为难你、折腾你,而你却毫无反抗之力,只能依照他们的要求,一步步陷入这个繁琐无奈的办事流程中无法自拔。
其二,
反复折腾百姓,方能使百姓心甘情愿地奉上礼品。古代官场腐败现象极为普遍,整个社会都将做官视为发财致富的良机。假如某人一旦考中进士,立即会有人上前出谋划策,教导其如何购置田产、发放高利贷,如何干预诉讼以谋取私利,如何利用权势获取额外收入等等。
所以,若百姓前来办事,直接就给他们办成,那官员们又怎能从中捞取油水呢?这就需要反复折腾百姓,故意强调事情办理的难度,暗示自己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。百姓在被折腾得身心俱疲之后,自然会选择送礼以求事情顺利解决,同时也会认为花这笔钱物有所值,毕竟官员似乎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才将事情办成。
例如,在清朝乾隆年间,小商贩们如果想要在集市上扩大自己的摊位经营规模,按照正常程序,只需衙门核实其经营资质并登记备案即可。然而,负责此事的官员都会以需要核实其过往纳税记录为由拖延,后又声称需调查其货物来源是否合法,让商贩来回奔波于家中与衙门之间多达七八次。
商贩为了能够尽快获得经营许可,避免生意受损,无奈之下只能向官员送上一份厚礼。官员收到礼物后,很快便为其办理好了相关手续,此事也在当地成为众人皆知的“潜规则”范例,百姓们虽心有不满,但为了生计也只能默默忍受。
再比如,唐朝时期,农户想要申请开垦一块荒地,按理来说只需简单审核土地规划和农户的耕种能力等情况。但官员们往往会借口要勘察荒地是否在风水禁区,又说要等待上级关于土地政策的最新批示,让农户来回跑了四五趟。农户明白这是官员在暗示送礼,送上自家的土产和一些银钱后,事情才得以顺利解决,而类似的情况在当时的基层事务办理中屡见不鲜。
最后,反复折腾百姓,会致使部分百姓干脆放弃办事,如此一来,官员们便能巧妙地规避责任与风险。在古代,一旦发生某些意外事故或社会动荡,统治者往往会对下属官员进行惩处,而众多底层官员常常会沦为整个事件的替罪羊。
例如,在公元260年,曹髦召见王经、王沈、王业等人,愤慨地说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,随后率领宫中僮仆数百人讨伐司马昭。王沈、王业跑去给司马昭报信,司马昭派中护军贾充率兵阻拦曹髦。双方在南阙相遇,曹髦亲自挥剑拼杀,成济为了立功直接刺杀了曹髦。曹髦当场死亡,年仅20岁。
成济本以为替司马昭干了这脏活,必然会得到其重要,升官发财指日可待,可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。事情如此重大自然要有人为此负责,这个人当然不能是他司马昭自己,也不能是自己的心腹大臣贾充,那就只能将弑君的罪责全部推给小小的太子舍人成济,灭了其三族,成济成为了整个事件的替罪羊!
大家试想一下,如果成济不杀曹髦,那么顶多会被司马昭排挤出权力的游戏,割除一切职务,再严重一点就是被找理由处死,但是怎么也不至于被灭三族。所以,对于小人物来说,很多事情做的时候风险是极大的,如果稍微出错自己就会成为各方博弈的替罪羊。
那么,面对这种复杂而危险的官场环境,官员们究竟怎样才能有效避免这种不利局面呢?答案其实并不复杂,那就是尽量少做事或者不做事。因为在古代官场的权力博弈中,一旦卷入纷争,就很难全身而退。
而不做事,就意味着减少了犯错的机会,也就难以被无端扣上罪名。即便因此被批评为无所作为,那也只是道德层面上的指责,并不会对个人的仕途和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。所以,在这种背景下,许多官员都选择了明哲保身,尽量避免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事务处理中。
唐朝的苏味道在武后当政时先后做过两任宰相,他记忆力与口才都不错,对大唐律法和规章制度稔熟于心,但在为相期间却从未提出过有建设性的政治主张或改革措施,政务上无所作为。他处处明哲保身,说话做事态度不明不白,凡事模棱两可,人送外号“模棱宰相”,虽然受到同僚们的指责,但是苏味道也避免了因积极做事而可能带来的错误和风险。
可以说,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,每一个朝代都很好地继承了这一“反复折腾百姓”的办事策略,他们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,将一次能办理的事情让百姓循环往复多次,通过折腾百姓来维护统治权威和满足个人私利。
虽然这在短期内使百姓因畏惧而表面上服从统治,但从长远的历史发展角度审视,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隐患。
当百姓长期处于这种被无端折腾和刁难的恶劣环境中,他们内心的不满情绪会如同滚雪球一般持续累积,最终引发民变对王朝的统治根基造成毁灭性的冲击。
赞(41)